p>
中间的位置空出来了,他们这些有功之臣,纷纷来到了这里。
“诸位将军皆辛苦了,为我大乾王朝立下赫赫战功,朕特赐尔等见君不跪的殊荣。”
“谢皇上。”
贾芸听说不用跪,并且以后跪,就更满意了。
对于这些礼仪,他懂都不懂,跟着牛继宗学就是了,对方老油子了,准没有错。
这时候,整个金銮殿上,几乎所有文武百官的视线都落在他身上。
“太年轻了。”
这是所有人的想法,知道贾芸年轻,确实年轻,只有十六岁,正是意气风发的年纪,有些人啊,可就要封爵了。
随后,这些人都心中大动。
“得抓紧时间走动走动,将女儿嫁给他,这等贤婿,不容错过。”
这是四王八公一脉,府里有着适龄女子的想法。
“这般年轻,就要封爵了,只可惜,是贾家出生,唉~”
这是文官们的想法,他们这些文官,和四王八公为首的武官阵营想法完全不一样,本就不对付。
还有就是忠于隆庆帝这些官员势力一个想法,中立的那些官员又是另一个想法。
朝堂之上,文武百官们大概就有着这样几种不同阵营的势力,错综复杂,想法也不一样。
按理说,贾芸这种,出身贾家的将军,天然就打上了标签,分为了四王八公开国一脉的势力。
目前这个势力以北静王爷为首,倒戈于太上皇那边。
人群后面犄角旮旯位置的贾政也在努力的瞅着贾家的新星。
他这个位置太靠后了,根本被挡完了,只有下朝以后再说了。
“此番鞑靼十万铁骑大军犯我大乾王朝宣府城,牛继宗镇北大将军率领十万大军前往宣府城,大举击败了敌人,守住了宣府城,劳苦功高,朕欲封其为三等忠勇侯,各位爱卿以为如何?”
隆庆帝按功劳封赏,牛继宗作为镇北大将军,就是躺赢,功劳也是最大的。
“臣赞同!”
“臣也赞同!”
“……”
牛继宗的功劳封侯,这是所有文武百官们都赞同的,对方守住了大乾王朝的宣府城,就是最大的功劳。
不然,可就得迁都了。
说不定……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