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大乾王朝最高级别的行政班子,肩负着评判皇子们“答卷”的重任。务必要拿出令百官信服的结论。
首先,自然是定王李泰的“答卷”。
一番细致入微的审阅,众人皆是暗自点头——
李泰的政策水平,的确是出类拔萃。
十二件事中,仅有一件略有不妥,另一件方法稍有偏差。
综合评定,可得甲级中等。
紧接着,便是雍王李贞。
李贞的表现,中规中矩,却也挑不出什么大毛病。
但是一共有三件事处理得不够妥当,比李泰稍逊一筹。
至于安王李恪,则更显平庸。
十二件事中,竟有五件处理失当,实在难堪大任。
最后,轮到了骏王李然。
三位老臣却面面相觑,一时竟不知该如何下笔。
毕竟,用骰子来决定国家大事,这能算数吗?
皇上是要考察“内政”能力,不是考察赌博技巧啊?
但是,
另一方面,皇上也没有说一定不允许撒骰子,所以事情就两难了。
于是,
众人忍不住交头接耳。
忽然,
正当众人议论纷纷之际,杨忠却突然瞪大了眼睛。他刚才仔仔细细地将李然的十二件决策,又重新审视了一遍。
这一看,真把他吓得魂飞魄散!
“全对!”
杨忠猛地一拍桌子,惊呼出声。
众人吓了一跳,赶紧围过来,还没看完,杨忠已经在喃喃自语地说:
“除了最后一件事,骏王选择了‘搁置’之外,其他十一件,竟然全都是最妥当的?不可思议,不可思议啊……”
这……
众人一下子一目十行地看完,又把重点内容,逐字逐句地仔细核对。
果然,正如杨忠所!
李然用骰子“掷”出的结果,竟然全都是在座众人一致公认的上策!
果然是不可思议!
“他怎么做到的?”
“撒骰子只是掩人耳目?”
“骏王竟然有如此之才?”
“不可能……”
“也不能说全都是巧合啊……”
“……”
众人一下子有点接受不了。
这时,
杨忠又指着最后一题的答卷说:“定王有一件项稍欠妥当,而骏王这一件却是‘搁置’,俗话说,做得多、错得多,这搁置应该还是稍胜一筹,诸位以为呢?”
哦哦,
也对!
的确是搁置更好!
搁置等于没有错误,一点也没有。那就的确比“稍欠妥当”要强那么一点点……
七嘴八舌之际,
众人也只好跟这样杨忠的结论,给了李然一个——
甲级甲等!
……
西山,云雾缭绕。
山居之中,皇帝李庆正与前太师苏温相对而坐,香茗苦甜中,两人谈论着非常玄远的话题——
王朝兴衰、天下大势。
一旁的安国仁凝神静听,只觉苏温不愧是三朝元老,字字珠玑,寥寥数语,就把大乾眼下的困局点破了,那就是——
失驭。
官失驭于民,朝失驭于官,帝失驭于朝……
安国仁觉得这句话简直鞭辟入里,堪称自己平生听到的最有智慧的话之一。
至此,他心中也已经了然:皇上这是要下决心改革了,否则大乾危矣!
君臣二人相谈甚欢,气氛融洽。
但就在这时,萧羽匆匆赶来,手里捧着四份卷宗,神色颇为古怪。
“陛下,臣等……决断不了,还请圣裁。”
哦?
李庆正谈到兴头上,有点不悦:“何事如此棘手啊?”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