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节(2 / 3)
将军平定西北有功,可他如此行径,难当大英雄之名!他身为重臣却挑拨皇上与殿下父子情份,其意欲何为?究竟是想要替皇长子伸冤,想要破解六年前的疑案,还是不满足于皇上给出的封赏,在借题发挥,妄图动摇江山?
“皇上!皇后娘娘!荣王父子死得这般及时,会不会是裴瞻提前下套堵住荣王父子的嘴,以便他能在皇上面前颠倒黑白血口喷人,犹未可知啊!
“他裴瞻今日能借皇上娘娘之手废掉皇储,来日便能一手遮天把持朝政,将来生出篡夺江山的野心便不是不可能了!”
如果不是深知徐胤面皮之下的底细,裴瞻简直要对他唱得这出戏而信以为真!
这哪里是背着两条人命的凶手?
这不是赤胆忠心的忠臣在死谏?
裴瞻深望着他,并不在乎他如何声情并茂,只开始思考盘旋在他与傅真脑子里已久的问题,徐胤究竟想干什么?
铁英所猜测的如果都是真的,徐胤作为当年野心勃勃想当大月王的翼王之后,他禀承其祖父之遗愿,那他想搞垮大周也是说得通的,太子失德,就算是当了皇帝也得不了民心,把柄在徐胤手上,将来他时机成熟将这一切抖落出来,太子皇位必定坐不稳当,当时他再暗中操作一番,借大周兵力收复大月,再自己上位也不是不可能。
可关键是徐胤并不蠢,眼下证据都摆在了皇帝面前,纵使帝后不杀太子,疑心也埋下了,亲手打下江山的开国皇帝怎么会甘心把好不容易打来的江山交给一个如此凉薄又心狠手辣之人?无论他们这戏怎么唱,太子肯定是做不成了。
而且徐胤必然也已猜到铁英落在他手上了,他若够机警的话,潭州那边他也应该提防,在眼下几乎稳拿他们二人的情况下,他竟然还坚定地站在太子身边,进宫之前他不忙着找机会逃走,为何反而还进了宫来?
他总不会认为自己这种情况下还能帮助太子坐稳储位,而且他自己的秘密还能保得住吧?
再退一万步而言,徐贼投靠太子的行径若为完成其祖野心,在他大月人身份被揭穿之后,太子又焉能容得下他?太子虽然够阴毒,但也不会白白放着个敌国皇嗣在身边,他根本就不会容得徐胤能走到实现野心那一步!
还有,如果徐胤扎根在大周朝堂是对大月有所图,那他这么多年除了拉拢个何群英,还干了什么?
铁英查了他那么久,也才查到他身边最多几百个人的势力。
就算这几百个人全是精卫,也不够他杀回大月的。
就凭大月如今那般衰败的国情,他就是当了王,又如何?那只是被大周铁蹄踏平的一个附属小国!
他老老实实留在大周当权臣,来日受人敬仰名垂青史,不比这个好?
他为什么要捣鼓这些?为什么要上赶着给皇帝上眼药?
这一瞬间,裴瞻撇开了徐胤的诋毁,注意力竟全在他这番话背后的行事逻辑上!
皇后看着裴瞻长大,多少有几分信任,听不得徐胤发癫:“你本也满腹才华,本宫当你能用到正道上,不料竟是如此巧舌如簧,物证摆在眼前你还在颠倒黑白!”
说着,她将太监托盘里的折扇与帕子摆在了案上,“睁大你的双眼仔细看!
“这是什么?
“你当初唆使永平去荣王府里寻找的,是不是这把扇子?荣王父子死了,永平可还没死!
“你要不要解释解释,你为什么会知道荣王手上有这把扇子?又要不要解释解释你为什么费尽心思地想得到它?!”
这还是徐胤第一次看到这把扇子,早前他只是猜测扇子被裴瞻拿走了,眼下它就出现在眼前,有力地印证了他的猜想,便使得他顿了一顿。
他很快再次拱手:“娘娘明鉴,这些物事臣从不曾接触过,荣王府的事情,臣一直以来也参与不深。
“原本家丑不可外扬,但既然裴将军诬告臣,那臣也不得不直言。
“臣以寒门身份被荣王挑为女婿,多年来并不受荣王夫妇尊重,荣王妃私下里更是多方对臣进行言语羞辱,王府的事情,也容不得臣插手。
“前番永平犯事,臣因为避嫌而不曾露面,被永平记恨至今。前几日就在荣王妃的灵堂之上,还被她当众发难。
“她如今对臣怨恨甚深,所述之言不能成为证据!
“臣不知裴将军在背后下了多深的功夫,竟然得到了皇长子这些遗物,但既然如此重要的遗物在他身上,足见是他从荣王府取走的,那杀害荣王妃的凶手,岂不是他的嫌疑更大吗?
“还请皇上娘娘明查,切勿听信他一面之词,臣再怎么被荣王府看不起,王妃也终是臣的岳母,臣怎么会杀她呢?
“梁宁就不可能了,臣对她情深意切,完全没有理由对她下手!”
说完他伏在地上咚咚地磕了几个响头。
如果不是皇帝和皇后的态度摆在这里,他这番自辩,已经足够堵住人的嘴了!
毕竟眼下的状况,就是唯一作为人证的荣王父子已经死了!
↑返回顶部↑